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:自我调适法
作者:网友提供 时间:2020-01-26
一、回避法
所谓;回避法;,即转移注意力。尽可能躲开导致考前焦虑的外部刺激因素。
因为在考前焦虑的心理困境中,大脑会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灶。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,转移注意力,可以产生新的兴奋灶。兴奋中心转移了,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。
如跟考试相关的书籍、试卷,公务员考试的新闻和消息等都属于导致焦虑的外部刺激。中公教育专家认为,在最后阶段,良好的心理状态,比知识的复习更加重要,虽然这些资料是参加公务员考试必须了解和准备的,但如果你的考前综合症症状比较严重,适当的回避能够有效地缓解紧张感,给思维一个放松的空间。
二、变通法
;变通法;就是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,或者叫做;阿Q精神;,这在心理学上叫合理化。
常见的合理化有两种:一是希望达到的目的没有达到,便否定该目的的价值或意义,俗称酸葡萄效应。比如说,考生在复习中对难题新题感到束手无策,经过努力学习仍然不得要领,那么不妨认为,难度大的题目自己不会做,别人也不会做。而且通过中公教育专家对试题的研究,难题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较少,适当的放弃不会对考试*造成致命的影响,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必要完全吃透,自然也就不用因为这个而心烦意乱。
二是未达到预定的期望或目标,便提高目前现状的价值或意义,俗称甜柠檬效应,如狐狸吃不到葡萄,就说葡萄是酸的,只能得到柠檬,就说柠檬是甜的,于是便不感到苦恼。对于备考来说也很实用,比如说有的考生行测*不佳,但申论写的很好,那么可以这样想,行测的不足能够通过申论来弥补,只要我复习的时候把握好了行测的基础题目,拿个及格分没有问题,那么我就可以用申论的良好发挥来弥补,因此也就不用感到焦虑,而是应该想着努力发挥自己的强项。
三、转换视角法
换个角度看问题,横看成岭侧成峰。因为并不是任何外部刺激都可以回避或淡化的。但是,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。同一件事情,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,可能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,陷入焦虑状态;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就可以发现它的积极意义,从而使消极情绪体验转化为积极情绪体验,走出心理困境。
中公教育专家根据历年的考前辅导经验发现,考前的这种紧张感,只要适度,是有一定益处的。这种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,会导致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多,使心肌收缩力加强、兴奋性增高,传导加速,改善供血。换句话说,适度的紧张能够让你在考场上注意力更集中,大脑的运转加快,记忆力增强,当然是有助于考试发挥的。因此不要因为考前轻微的焦虑感而烦恼。
-
心理咨询师有哪些常用技巧
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,其间心理咨询者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,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,甚至可以正视自己,做出统合。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地听当事人讲话,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,积极地响应其讲话内容,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,并通过适时的自我披露相关经历来增进与当事人的情合。这一过程通常要求心理咨询员要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。
346浏览 2020-03-21
-
营养师教你6个小技巧让你保持精力
营养师教你:6个小技巧让你保持精力,你能做到几个呢,现在网上一句话很是让我感觉可怕,“国家让我睡觉呢,国家不让我动”,这都是给自己的懒找借口,要知道越是休息越是懒,我们在家要知道运动,这样我们的机体就会活跃起来,如果不运动,身体会有疲劳的感觉,回来上班的时候,我们就要拖着疲劳的身体工作了。
395浏览 2020-03-21